028-8666665
新闻中心
分类
香港补习名师成娱乐红人 广告多收入丰(图)
2025-09-19


香港补习名师风光无限,广告铺天盖地收入颇丰(图)

在香港,有一群非娱乐圈的“明星”,他们频繁出现在双层巴士的广告车身、报纸杂志的整版广告、大厦外的大幅海报,甚至是社会新闻的头条。他们虽非艺人,却享有“天王”、“天后”的美誉。他们推动了一个每年产值达数亿港元的产业,他们就是香港的补习教师。

这些补习教师的生活有多光鲜亮丽?去年年底热播的电视剧《补习天后》或许能给出答案。剧中,补习教师形象多为俊男靓女,收入丰厚。现实中,他们的生活也毫不逊色。

香港知名补习社“遵理教育”的创办人伍经衡就是媒体关注的焦点。这位资深补习名师常被描绘为“香港LV头号粉丝”,报道他的新闻包括购买LV限量版产品、家中建LV主题私人练歌房,以及斥资千万购买豪宅,乘坐黄色兰博基尼跑车等。

伍经衡只是个例,并非特例。不同补习社之间以高额金钱“挖角”的新闻屡见不鲜,违约官司涉及的金额高达上千万港元。“遵理教育”另一创办人伍贺琪曾透露,香港补习界月薪百万港元的教师有8至10人。

等字眼

补习社不惜重金进行宣传

事实上,香港的补习文化历史悠久,最早的大型补习社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。如今,大型连锁式补习社遍布香港各地,每家都有十余间分校。

香港学生在中五和中七阶段需要分别参加中学会考和高级程度会考,类似于内地的“中考”和“高考”。学生和家长的应考需求,逐渐形成了补习文化。

为了吸引学生,名牌补习社不惜重金进行宣传。报纸、杂志、媒体、网站到处可见补习名师的广告,宣传语中充斥着“万王之王”、“魔鬼绝招”、“完美教材”等字眼。广告还将补习老师包装成“拯救者”、“超人”乃至武侠人物的形象。每到考试放榜时,补习社还会第一时间公布旗下多少学生获得“全A”佳绩。

不惜重金进

然而,围绕补习教师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。去年4月,香港中学会考作文试题“柠檬茶”与“英皇教育”补习名师萧源此前预测的题目“冻柠茶”相似,引发“考题泄露”的质疑。此外,2006年某名牌补习社推出“美女班房”的广告,模特助理穿着短裙、露出修长美腿推广补习课程,引发网友担忧。

引发

补习文化源于“羊群心理”,是否补习有必要?

香港人对于补习文化是否必要,意见不一。就连身为补习名师的梁贺琪也认为,补习并非人人必需。她的许多补习班学生并不清楚自己为何要补习。不可否认,“羊群心理”是香港补习文化盛行的重要原因,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是“怕吃亏”,看到别人补习,自己也跟风。

实际上,想要一睹这些“天王”真面目已越来越难。许多补习名师都有自己的助理团队,每天在不同分校之间“赶场”,班次也分为“现场班”和“录像班”。尽管如此,每年仍有大批学生趋之若鹜。

补习文化的盛行给香港普通学校带来压力。曾获得2006年度“香港十大杰出青年”称号的吕宇俊是普通学校的知名教师,他感叹道,一些学生考到好成绩先去感谢补习社老师,有时让普通学校的教师感到气馁。(记者孙浩)

香港各地